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問好問題』讀後有感

    莊金坤老師
    在教學的現場,身為老師的我得常常問學生問題。
    有時,『問題』代表的是學習的方向,藉由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與反思,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我國教聖孔夫子便是此類代表。此類的問題引導學習的方式,是指在有限資源的教學環境下,提供學生個別化學習的機會。不過這種問題需要較高超的教學經驗才能設計出來,因為如果太簡單容易,學生就失去思考的動機與機會;如果超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或支援鷹架,那麼也無法達成預期的學習效果。正所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師所提供的問題,是引導學生思考方向的指南針。
    有時,『問題』代表的是對學生成果的驗證,用以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已經達到預期成效,藉以擬訂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或補救教學的措施。當老師進行完教學過程之後,不論是小目標或者是整節的教學,就會用『書面或口頭的問題』來看看學生的學習成效,這類的問題比較常見,譬如說:在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中,包括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而本測驗所要測量的「能力」鎖定在記憶、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決定了測驗所要測量的「範圍」和「能力層次」之後,雙向細目表的架構也就跟著確定了。所以首先須確定測驗所要測量的範圍、內容及能力層次。
    俗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不能有效掌握要提問的對象,對其進行個別化的問題設計。那就稱不上是有效的提問,更談不上問好問題了。閱讀『問好問題』之後,深感作者以大量現場教學的範例,來提示我們讀者如何去設計教學提問,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感受。不過,鄙人覺得個人能力有限,恐難以獨力完成眾多科目的教學設計,所以要善用網路資源,或是尋求教師同儕的分科教學研究會,如此才能群策群力,提升教學技巧。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問好問題 陳維鈞

一直以來,語文能力就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其重要性人人皆知,不言可喻。國語文能力的良窳,關係到學童多數學科或學習領域的表現,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是語文教學中相對重要的一環節。
    「問好問題」這本書,是作者集結自身多年的經驗,透過改善或擬定提問技巧的策略,讓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有更好的互動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書中的內容淺入深出,運用上課實例、圖表、問題對答等方式,讓讀者能夠輕鬆學、簡單懂,達到改善閱讀教學技巧的效果。

    任教數年以來,也嘗試過不少跟閱讀有關的教學活動,當然,之前對於閱讀教學較普遍的認知,總是容易認為閱讀就是讓學生尋找適合的書籍來看,並接著以心得分享、寫學習單這樣的既定框架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整體來說較偏向於學生與書本的連結。但細讀完本書,才知道閱讀也是門深奧、卻又十分有趣的活動。作者以根據PIRLS對四層次問題的定義為例,定下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四個步驟。這四步驟,對於學生在搜尋書本內的重要訊息有極大的助力。畢竟在一本書當中,文字及訊息的整理,並非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心應手的進行,再接收書籍資訊的同時,若老師能及時以關鍵性問題,點出書本的核心意義或是學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更能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有更好的吸收,並且記下這次的成功經驗,以書籍---老師---學生的互動連結,讓閱讀不再流於單調,而是豐富又有趣的教學活動。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再好的想法,還是得配合實作經驗與現場情況,再來制訂最好的閱讀方式。看了這本好書,再結合之前的教學經驗,相信未來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老師更有信心,並且造福更多喜歡閱讀的教學同好。

問好問題之感想

            問好問題之讀後感想                       魏雯琳
   上學期曾做過一篇文本分析,題目是二年級課文『橋』,在文本分析過程中要想出好問題,實為不容易,尤其是『PIRLS四層次問題』中的第四層次、比較評估,常常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的問題。
   這學期學校提供『問好問題』這一本書,讓老師了解問好問題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擬好問題的方法,並且透過文本分析問好問題,以增進學生對閱讀有更深層的理解。
   閱讀書中〈觀念篇〉〈教學篇〉〈示範篇〉,讓我對文本分析能有基礎的概念,也能從範例中學習如何做文本分析及問好問題。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讀後心得:問好問題

                                            張雅嫺
  身為特教教師,接觸的學生大都有閱讀能力低弱的問題,所以閱讀這件事對某些語文理解力差的學生是個枯燥但又必須得去做的例行公事,在這本書當中提到了對好問題的定義 -好問題的標準是視目的而定,所以我認為引導學生將一篇文章轉換成可理解且和自身有相關的故事,透過新舊經驗的結合,才能真正達成透過閱讀而成長的目的。
  根據PIRLS對四層次問題的定義,發現自己以往教學都會把教學重點放在層次一-提取訊息和層次二-推論訊息,對於層次三和四則較少琢磨,太注意內容細節而忽略了對全篇文章的詮釋整合及讀後的省思,在與語言治療老師討論這部分的教學方式後,試著讓學生在閱讀完後,自己根據所理解的內容畫出一幅畫,將文字轉換成圖像,嘗試幾次後發現這個方法不但讓學生更熱衷於閱讀,也能同時檢視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問好問題讀書心得報告

 要問好題之前先要知道為什麼要問問題
原來是要刺激我們大腦的運作就是要引起學習者的注意進而使大腦開始運作記憶,透過問思教學的過程,使大腦連結成長期記憶,再將長期記憶(舊經驗),提出來面對新的的問題,形成新的記憶,如此循環不已;鞏固學習者的思考推理,可由本書介紹的四個提問層次,做為教學的參考。
    本書中提到閱讀是:「讀者、文本、作者之間的互動」,而閱讀可分為兩個歷程:直接理解歷和詮釋理解歷程,而詮釋理解歷程是學生較需要被引導的部分,包括教學者自我本身也要稍做練習才能駕輕就熟而進入教學的重心。
    詮釋理解需要推論,推論可分為
    聯想:提到猴子想到香蕉
    連結:看到車禍,又看到小張受傷了;可能是小張出車禍了。
    邏輯:因為.……..所以......;但是................
          如:文中表達的是誰的觀點?是事實或作者的詮釋?
              作者希望我們知道或相信什麼!
              有沒有觀點被忽略的?
              有沒有另外的觀點需要說出來?
    這些都是讀者在閱讀時,可以做的推論策略,增加讀者閱讀理解的速度。
    書中提到要問好問題可以從本文分析       寫下問題             檢測問題開始
一、文本分析
故事文本分析的向度
1背景  (1)時間   (2)地點
2主要角色(1)特質 (2)功能
3段落大意,全文摘要
4重要表達 主題
5寫作特色(比較比喻擬人或寓言)
6結構
說明文文本分析之向度
1.      標題副標題
2.      各段主旨
3.      重要表達
4.      結構
   1)主題描述          2)對照、比較
   3)因果(問題解決)  4)序列                

二、寫下問題
(一)從本文分析的向度出題
1標題  主旨
2重要表達
3角色特質
4寫作特色

(一)從組織結構圖的向度出題
例一小河跟旅行有什麼關係
例二小河日日夜夜講故事給大海聽你覺得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1大朋友與小朋友的關係
    2媽媽和小孩的關係
    3情侶的關係
    4遊子回鄉與親人的關係
    5兄弟關係
在出題的過程中我發現第三層次詮釋整合和第四層次比較評估的題目不容易出題加上學習者的能力,題型更要因學習者程度選配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做圖題等,而且答案很容易變成發散式的答案(經驗題)。
    所以,本書以PIRLS四層次的問題介紹,應該是我們在出題時最佳的參考指引。
A、   提出訊息
1.與特定目標有關的訊息
    2.特定的想法論點
    3.字詞或句子的定義
    4.故事的場景例如時間地點
    5.找出文章中明確陳述的主題或主要觀點
B推論訊息
   1.推論出某事件所導致的另一事件
   2.在一串的論點或一段文字之後歸納出重點
   3.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
   4.描述人物間的關係
C詮釋整合
   讀者需要運用自己的知識去理解與建構文章中的細節或更完整的意思
1.歸納全文訊息、或主題
2.歸納全文中人物可能的特質行為與做法
3.比較及對照文章訊息
4.推測故事中的語氣或氣氛
5.詮釋文中訊息在真實世界中的應用
D比較評估
   讀者需要批判性考量文章中的訊息
1.          評估文章所描述事件確實發生的可能性
2.          描述作者如何安排讓人出乎意料的結局
3.          評斷文章的完整性或闡明澄清文中的訊息
4.          找出作者論述的立場
   經過以上這幾個提示,相信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必然可以問出好問題,達到學習的效果。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問好問題」讀後心得

「問好問題」讀後心得                              蘇瓊如
一、作者:陳欣希、柯雅卿、周育如、陳明蕾、游婷雅
二、出版社:小魯
三、重點摘要:
1、問好問題的重要性--能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2、「好問題」如何界定
(1)    依教學目的決定問題
*想了解學生舊經驗經驗題
*想讓學生注意文本訊息文本題
*想喚起學生經驗與文本相對照文本經驗結合題
       2PIRLS四個層次的問題
             *層次一:提取訊息
             *層次二:推論訊息
             *層次三:詮釋整合
             *層次四:比較評估
3、如何問出好問題?
(1)    文本分析
(2)    寫下問題
(3)    檢測問題
4、示範如何問好問題
(1)    國語科課文
(2)    健康科課文
(3)    基測文章
四、讀後心得
「問好問題」這本書是一群推廣閱讀教學的研究者,心血的集結,裡面的內容在上學期的專業社群研習當中,有部份已透過影片欣賞初步了解。這本書可說是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擬定提問問題的最佳參考書。
本學期六年級的閱讀課,我選定了「我的爸爸會賣九層粄」這本書,對六年級來說,這本書難度不高,結合生活經驗,對於引起閱讀興趣,應該能達到目的,讀完「問好問題」後,我會試著去提問與「我的爸爸會賣九層粄」這本書的問題,來提昇學生閱讀理解。